我校人权研究中心获批四项陕西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课题

  • 2022年05月17日
  • 人权研究中心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近日,我校人权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郭淼副教授、乔巴生博士、胡曼博士、赵小静博士作为项目主持人获批四项陕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课题,分别为:《涉民族舆情风险防范与应对机制研究》《集体记忆视野下的西部中心城市全方位嵌入型社区建设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形象符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2021年6月,人权研究中心下设的“法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中心”获批陕西省委统战部、陕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人权研究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陕西省民族工作的实际情况,围绕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对基地的研究定位,发挥中心法学、民族学、政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优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方面不断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陕西省民族工作的发展奉献力量。

(供稿:人权研究中心)

相关新闻

  • 数字时代的人权危机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报告主题: 数字时代的人权危机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报告人:龚向和,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 举办单位:人权研究中心 报告地点:雁塔校区3号教学楼3506教室 报告时间:2025年03月20日19:30至21:30

    2025-03-20
  • 我校与新疆博州司法局召开交流座谈会

    3月19日,我校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司法局在长安校区召开交流座谈会,校长范九利,博州司法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卓娅,博乐市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余海峰出席,副校长孙昊亮主持。 范九利对博州司法局卓娅局长一行来校开展交流合作表示欢迎。近年来,学校与新疆各地市州密切联系,多方位、多角度开展合作交流,特别是在保障边疆稳定、法治政府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学校服务西部的智库及人才优势。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在有关合作协议的基础上,推动地区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监督、学生实习实训、司法干部培训等方面合作走深走实,提高服务水平,产出更多优质成果。 卓娅表示,感谢8181801威尼斯为博州法治政府建设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希望学校持续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度清理、行政复议案件评查、创建法治建设示范市、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合作协议内容的具体实施,助力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教务处、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相关负责人、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教师等参加座谈交流。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席捷 审核:高翔)

    2025-03-20
  • 我校保卫处及多名同志获西安市公安局表彰

    近日,西安市公安局印发《关于表彰2024年度文化保卫工作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决定》,表彰西安市文保系统各级保卫组织和保卫干部在守牢安全防线、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我校保卫处荣获“优秀高校保卫处”称号,李国洋(保卫处)荣获“优秀保卫干部”称号,巩飞(新闻传播学院)、崔岚秀(党委宣传部)、孟德文(党委学工部)荣获“优秀信息员”称号。 2024年,保卫处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安全稳定目标任务,做到“六个坚决防止”,积极履责,勇于担当,敢于奉献,全面化解风险隐患、切实提升安防水平,有力保障了校园安全稳定。全年在两校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专项治理工作,两校区消防设施升级改造工作,长安校区智慧校园门禁信息化建设工作及两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配套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保卫处及全体保卫干部、校卫队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始终保持昂扬斗志,锐意进取,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履职尽责,全力为保障学校的安全稳定贡献力量。 (供稿:保卫处 撰稿:王宸子 审核:乔军伟)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