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来校调研座谈

  • 2024年07月12日
  • 人事处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7月11日上午,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尔古打机一行来我校调研座谈,副校长张荣刚出席会议。

张荣刚代表学校对西南民族大学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办学特色、社会服务情况。他表示,近年来,我校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工作,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希望双方今后能够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为推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尔古打机对我校在校院两级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给予高度评价,介绍了西南民族大学的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学科布局、人才培养及校院两级管理相关情况。他表示,在国家民委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多个学科入选国家民委和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办学水平持续提升。希望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与我校进一步交流沟通,促进优势交融互补,为彼此高质量发展相互赋能。

双方围绕校院两级职能划分、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研究生院、人事处、高等教育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前,调研组一行参观了校史馆,对学校红色文化和办学育人理念进行了解。

(供稿:人事处 撰稿:史国义 审核:董玮)

相关新闻

  • 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深入商学院、民商法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3月18日上午,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深入商学院、民商法学院实地调研,了解学院整体发展情况及各项工作落实成效,并与两个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进行研讨交流。 赵万东在听取汇报后对两个学院整体工作情况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各二级学院要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做好各项工作。要增强主动意识,深刻把握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聚焦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合作等方面扬优势、补短板、强特色、抓亮点,持续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培养机制,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持续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强化责任担当,抓好教学质量,加强制度管理,发挥督导作用,多措并举引领教师坚守教育初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党政办公室负责人陪同调研。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祝越 审核:蒋国纲)

    2025-03-19
  • 我校召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专项调研座谈会

    3月13日下午,我校在长安校区四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专项调研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出席,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燕福民主持。 张军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上一年度我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学校的发展大局和师生的思想引领。他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强化思想引领,持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教育,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阐释,提升学校在该研究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二是夯实责任意识,筑实安全防线,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压紧压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对新媒体技术的投入和应用,拓宽宣传渠道,全方位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四是加强文化建设,深度挖掘学校的红色基因和法治文化内涵,充分发挥红色校史的育人功能,打造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与文化产品。五是完善协同机制,树立“大宣传”理念,建立健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燕福民汇报了2024年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今年重点工作。与会人员重点围绕理论武装、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三个方面开展交流研讨,共同为做好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出谋划策。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通过视频形式学习了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及全省教育大会精神。 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民商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负责同志及党委宣传部有关同志参加座谈。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潘明路 审核:燕福民)

    2025-03-14
  • 陕西省红十字会一行来我校调研座谈

    3月12日,陕西省红十字会组织宣传部部长张艳丽一行莅临我校调研,就学校红十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座谈。校团委书记徐京平、后勤保障处副处长金山及校红十字志愿者协会学生代表参会。 陕西省红十字会组织宣传部部长张艳丽介绍了此次调研的目的和意义并为我校红十字志愿者协会颁发陕西省首届“志愿三秦”项目大赛奖杯。她表示,8181801威尼斯作为西北地区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教育系统、社会领域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学校在红十字文化传播、志愿服务实践等方面亮点突出,成效显著,希望能够继续深度融合学校优势,敢于“破圈”创新,强化校社协同,拓展急救培训、义务献血等合作领域,擦亮志愿服务品牌,加强志愿者数字化服务管理,持续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徐京平介绍了我校学生社团红十字志愿者协会发展情况及品牌活动创建工作。金山介绍了我校社区红十字“博爱家园”建设情况。 座谈会上,双方就中国红十字青年网络、“志愿三秦”项目大赛、全省高校应急救护展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供稿:校团委 撰稿:张革 审核:徐京平)

    2025-03-13